無關豪奢與簡樸,認真看待每天吃飯這件事,成就一個人的生活品質與樂趣,能不能當成好友甚至佳偶,吃也很有關係。厭煩那些一再強調她們吃素不吃辣不吃海鮮不吃啥啥啥的人,又沒要請你吃飯,怎不先問問我喜歡甚麼,這類常常提醒別人她們飲食禁忌的,說白了就是擺高要別人配合遷就。所以,滾。
有些人無肉不歡,我則是無辣不歡,卻不到朝天椒的辣也不到四川麻辣的境界,然後吃辣的喜好還是天生,小一上福利社時就自行啟動,沒人教,會吃到混身發熱流淚了還在往嘴裡塞辣食。因此吃美食或做菜時加點辣椒是日常。
新光三越新天地 B1 臨時擺位的黑熊滷味:米血+豆干+蒟蒻+百頁豆腐。
三盒200元,有其他食物時可以分兩次當晚餐吃,不然一盒米血能吃飽肚,黑熊的米血超好吃。
山上種的可增強免疫力的娃娃菜。一年只有天冷了時才有得買。
讓隔天起床一定排便順暢的燴鮮蔬:
櫛瓜+甜椒+洋蔥+美白菇+辣椒+客家鹹豬肉,冰箱有甚麼炒甚麼,喜歡甚麼炒甚麼,重點是除了蔥薑蒜,以蠔油+薄鹽醬油+些許糖調味,加水勾芡後,就成一燴飯品項。
耶誕餐。
長豆。
娃娃菜+黃昏市場買的滷豬腳筋。
賽螃蟹炒番茄。
菠菜+鴻喜菇+沙茶醬。
只有入冬才有得買的超軟白玉米,每次老闆都會幫我挑個十幾支,外加免費送的,冰起來可以當三次晚餐主食。這次的品種咬下去會噴汁。
不想炒菜時就弄成沙拉。
蘿美生菜+煎櫛瓜+煎蘑菇+煎南瓜片+超商買的人造松葉蟹管肉+黑熊魯糖心蛋+柚子風味調味醬汁+一把萬歲牌熱帶纖果+一小包盛香珍蔥蒜花生。
黑熊滷味。
蘿美生菜+煎櫛瓜+煎蘑菇+黑熊魯糖心蛋+煎板豆腐丁+小番茄+柚子風味調味醬汁+一把萬歲牌熱帶纖果。
主食是印度料理,品名是,孟買馬鈴薯蔬菜咖哩即食調理包,幾個月前在高雄漢神巨蛋買的,要搭派餐包吃。
番茄佔了內容物45%,馬鈴薯則只有15%,花椰菜15%,紅蘿蔔7%,其他都辛香料,因此番茄味較重,糊糊的有點義大利托斯卡尼番茄麵包糊的感覺,只是價格比一般調理包高(印度物價不是很低嗎),不分種類四包1000元。
最近在家樂福買到乾燥牛肝菌,就做了放很多牛肝菌的燉飯+牛肝菌湯。
在義大利嘗過燉飯的很多不習慣那米粒口感,為省事,尤其我又愛吃軟飯,所以用電子鍋煮,加了煮稀飯的一半水,然後加入以奶油炒過的洋蔥丁+半塊的雞高湯塊,沒有假掰的加白酒。成果好像米糕,真香。
炒鮮蔬=櫛瓜+板豆腐丁+甜椒+鴻喜菇+美白菇+蘑菇+雞蛋糊+蔥薑蒜+辣椒+蠔油+薄鹽醬油+糖+水+勾芡。
去新天地買了三次的黑熊滷味,讓自己吃到膩,不然不知何時會再來擺位。
滷豆干。
伊比利豬排骨,一整包下去,煎到焦酥。
燴鮮蔬=金針菇+鴻喜菇+胡蘿蔔絲+櫛瓜切薄片+小番茄+蔥薑蒜+辣椒+蠔油+薄鹽醬油+糖+水+勾芡。
明太子法國麵包。
清蒸美國花椰菜+白花椰菜。
添加了蘑菇的MASA的焗烤鮭魚馬鈴薯
好飽。
有番茄泥+番茄丁就有像之變種的寡婦湯。
番茄泥+番茄丁+蒜+蔥+義大利白豆+馬鈴薯+花椰菜+胡蘿蔔+蘑菇+
進口韓國櫛瓜+客家鹹豬肉+大樹花枝丸+義式香料+水+胡椒鹽。
韓國櫛瓜肉質較硬慢熟,難怪一日三餐節目中都要煮很久,然後又貴也沒比較甜,試過一次後不會再買了。
少了番茄泥之寡婦湯。
番茄泥很重要,光靠番茄丁,整碗湯味道顯得薄弱,若非沒人會嫌棄自己做的菜(阿辰師說的),這碗湯是失敗的,也可惜了小花枝。
買給小莉吃的脆皮烤鴨,沒買到鴨胸(不給她吃皮與脂肪而且要再燙過),就買鴨腿部分,前段我吃。
黑熊滷味。米血+豆干+蒟蒻+百頁豆腐。
燴鮮蔬=全聯買的冷凍白蘆筍+黑木耳+櫛瓜+金針菇+鴻喜菇+小番茄+蔥薑蒜+辣椒+蠔油+薄鹽醬油+糖+水+勾芡。
黑熊滷味。
加了沙茶醬的燙菠菜。
燴鮮菇=香菇+金針菇+腐皮捲+蔥薑蒜+辣椒+蠔油+薄鹽醬油+糖+水+勾芡。
炒鮮蔬=煎櫛瓜+甜椒+伊比利豬肋條+蒜+辣椒+胡椒鹽。
清蒸花椰菜。
切一片客家鹹豬肉下去煮米飯。
加了義美真正豬肉鬆之皮蛋豆腐。
黃昏市場買的滷豬腳及滷汁+韓國大白菜+蔥薑蒜+水一起煮的滷白菜。
切一片客家鹹豬肉下去煮的白飯。
用甘蔗雞加香菇煮的粥。
市場買的水煮白蝦。
燙菠菜+鴻喜菇。
章魚腳。
蔥薑蒜+辣椒+蠔油+薄鹽醬油+糖+水+勾芡。
靠這招,加甚麼料都下飯。
燙菠菜。
好奇買的素漢堡肉,拍價。
(想吃肉又不吃肉只好吃假肉然後老強調吃素的人究竟是怎樣?)
家樂福買的滷猴頭菇即食包,拍價。
海蘆筍+滷豬腳筋。
燴鮮菇+櫛瓜。
義美真正豬肉鬆之皮蛋豆腐。
還是台南肉燥比較美味香之鬍鬚張之肉燥。
偶爾嚐一下外帶之長春素食自助餐+炒意麵。
蒸蛋。
高麗菜豬肉水餃。
豆皮捲+滷白菜。
人家送的冷凍虱目魚柳,大火煎得酥酥的很香。
加了甜椒與黑木耳的香菇燉豆腐。使用義美絹豆腐或一般嫩豆腐會比板豆腐來的口感好,只是板豆腐較不易碎裂。
鹹蛋苦瓜。
名字有點威卻忘了它名字的不便宜的菇種。不合味。
加了滷牛肚與火鍋吃剩脆腸之滷白菜。
有海苔就配點韓國泡菜。
在超商看到好奇買回家吃過後驚為天人、看起來像拉了一坨屎很下飯之韓國紅雪蟹蟹膏。然後失心瘋似的跑了安平區好幾家超商搜刮了二十盒,十盒拿去給阿姨與四舅媽分享,兩盒分某人,剩下的冷凍起來為分散膽固醇要慢慢吃。
所以要搭配平衡用之豆腐炒木耳涼筍。
韓國泡菜口味拉麵,加了滷牛筋,香菇,脆腸,脆筍,黑木耳,及不是湯圓之泡麵起司。
辣炒香菇海蘆筍。
燙菠菜+切小塊之花枝丸。
家樂福買的出乎意料美味軟嫩之匈牙利紅酒燉牛肉。
內附即食米飯一包,但自己煮的比較合口。
盒上寫兩人分,應該是指鳥肚人的食量,然後除以2會感覺經濟些吧。
虱目魚柳。
蒜炒櫛瓜蝦仁。
滷白菜。
鬍鬚張滷肉燥。
滷豬腳煮白菜。
燙菠菜。
黃昏市場買的日式炸豆腐。
黃昏市場買的涼拌海蜇皮。
炒鮮蔬=蔥薑蒜+家樂福買一送一吃不完之鮮香菇+甜椒。
醬蒸南瓜。
鬍鬚張滷肉燥。
炒鮮蔬=沙茶+香菇+甜椒+櫛瓜。
蒜煮花椰菜。
鬍鬚張滷肉燥。
加了甜椒的香菇燉豆腐。
滷牛肚煮白菜。
賽螃蟹炒番茄。
沙茶蒜頭燙地瓜葉+美白菇。
高麗菜豬肉水餃。
市場內越南女賣的涼拌木瓜絲。
一同下時絲瓜都會煮到爛之蛤蠣絲瓜。
大概是加了啥肉總之會較香甜之煮大白菜。
義美肉鬆+皮蛋豆腐。
下飯之韓國海苔粉拌飯。
從小吃到大稱之活魷魚的發泡魷魚。
要加高湯粉才美味之蒜煮高麗菜。
越南女賣之越式春捲。
花椰菜。
義美真豬肉鬆+皮蛋豆腐。
加了台南肉燥的櫛瓜絲。
聽了廣播節目介紹後去買的全家賣給外地人過乾癮的台南米糕,太鹹。
就算天龍國的大廚來都很難複製很普通的台南小吃。
少油不晶亮之皮蛋炒地瓜葉。
腐皮捲煮絲瓜。
聽了廣播節目介紹後去買的全家賣的炒米粉,除了肉太乾外這個可以喔。
煎綠蘆筍+皮衣掉了的蔥薑蒜辣椒甜酸干貝。
腐皮捲蒜煮高麗菜。
新東陽假肉鬆之皮蛋豆腐。
賽螃蟹炒番茄。
皮蛋辣炒地瓜葉。
鮭魚菲力。
滷豬腳煮大白菜。
腐皮捲炒綠蘆筍+黑木耳+洋蔥。
韓國泡麵+全聯滷牛肚+櫛瓜+洋蔥+豆腐+泡麵起司。
第一次逛鴨母寮菜市場買之甘蔗雞。
煎綠蘆筍。
金針菇煮絲瓜。
鴨母寮菜市場內之香腸熟肉。
已經從小習慣幾家老店賣的,在台南只有兩三家的能讓我吞下肚,沾醬也是因素之一,就是不能死鹹。
民生路上已經傳給第二代之乾肉燥米粉。
當歸米血。
第一次買來煮忘記它是誰的菜。
白天吃太多晚上就簡單吃之滷豬腳煮花椰菜。
媽喪期買很多次之常春素食自助餐之便當。
不像吃草的台灣素食世界一級棒,老強調吃素的人真讓人煩。
只要節制與平衡甚麼都可吃,要健康也要享受美味,所以烤了培根櫛瓜捲,然後泡麵加很多豆腐與洋蔥金針菇。
韓國紅雪蟹蟹膏+海苔片。
滷牛肚炒櫛瓜洋蔥。
劉家菜粽之肉粽。
燙菠菜+大樹花枝丸。
劉家菜粽。
滷豬腳+豬腳筋+大白菜。
燙菠菜。
滷豬腳+豬腳筋+梨山高麗菜。
鮭魚菲力。
韓式泡菜豆腐湯。
沙茶炒有甚麼加甚麼。
韓國紅雪蟹蟹膏+海苔片。
將蟹膏與飯拌勻後,海苔片是要這樣夾來吃,這吃法是看韓綜西班牙寄宿家庭裡韓國人吃飯學來的,海苔片讓滋味升級。
然後也買了韓國人用的金屬筷。
韓國部隊鍋的概念。
這是看了韓綜西伯利亞先遣隊中李善鈞在十二天的行程中煮三餐時學來的。
煎到焦的家樂福買之忘記是哪家出品醃漬雞腿,還是匈牙利紅酒燉牛肉值得買。
地瓜葉+煎洋蔥。
蒜炒洋蔥節瓜絲+不鹹的鹹豬肉。
燙地瓜葉。
好一陣子喜歡買全聯的滷牛肚與滷牛筋跟韓國泡麵一起煮,習慣加很多料然後一盒通通下去的常要溢鍋。
省事的一餐。
櫛瓜+胡蘿蔔+洋蔥都切絲去炒然後加一盒滷牛筋。
燙地瓜葉。
鮭魚。
韓國泡菜牛肉豆腐湯。
韓式炒雜菜,就加了有梨汁的韓國烤肉醬與韓式冬粉。
看韓綜尹食堂第一季學來的。
蠻簡易的,重點在那甜味的烤肉醬。
燙地瓜葉。
韓式泡菜豆腐湯。
台南肉燥飯。
燙地瓜葉。
看韓綜一日三餐學的牛肉燉白蘿蔔湯。
韓國泡麵+好市多買的冷凍韓國魚糕+筍片+牛肉片。
韓式烤牛肉+煎櫛瓜+煎馬鈴薯。
韓式炒雜菜。
韓式炒雜菜。
其實是喜歡冬粉之韓式炒雜菜。
看韓綜一日三餐得糧島篇學來的,翻譯是溜三絲,其實就是中華料理中很下飯的「蔥薑蒜+辣椒+蠔油+薄鹽醬油+糖+水+勾芡」(這篇複製貼上好幾回),不論是鮮蔬或海鮮,不管材料切絲或切塊,百搭。
下廚是種療癒也是生活成就之飲食日記持之以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