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5日 星期日

ABCDEF

 



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前些天看完的裝腔啟示錄


網路上有很多解讀文章

各有觀點評論

想想現實生活中人們確實無所不裝

求職面試除了履歷表上的也要裝

交際應酬時哪個不戴著面具

戀愛擇偶時不也裝得美好滿足對方夢想直到步入婚姻

還有在婚姻中也繼續裝的

如好事成雙裡外遇劈腿逼妻子淨身出戶的渣男

如不期而至以老婆名義借錢死後讓老婆背債的

都在裝

尤其哪種美其名讓老婆掛名董事長實則不參與公司業務的

這種的跟詐騙一樣最可惡

過去很多女明星一戀愛腦就惹出這種事

當然也有像今天新聞的

獨居老醫師被妻捲走一生積蓄 今中風貧病無人問

https://udn.com/news/story/7320/7506147

但必須說人們都只看到最後模樣

而沒了解之前發生過甚麼事

比如"內在美"後曾叱吒風雲的"台獨"跟多少小護士怎樣怎樣的’

玩累了老了才想到家人

凡事必有因

所以就怪命好了





然後看到第八集一段燒倉房的談話時深有所感

那是形容男人對於貼上來的鶯鶯燕燕心態

如馬總的已婚朋友包養一個原本當餐廳服務員的每次就像拎只玩具般的出雙入對

形容玩具是因為看低然後可以跟朋友一起逗樂解悶

填補內心孤獨空虛

馬總說"那些無人問津的倉房又有誰會在意呢"

但就如女主說的

做人附庸比替人打工辛苦很多

還要出賣靈魂尊嚴不斷降低底線

這點自己也很認同

為此還有感的發了訊息介紹自己看這部戲的M

















(google評論上的餐廳顧客拍攝照片)

誇一下自己....頻道主從來沒說但看了幾個月也能找出餐館在哪位置



至今十個多月來

每天看兩個平凡的廣東移民加拿大的人妻日常生活

從嚴冬看到入秋

知道了在地廣人稀土地上的鄉村生活

看每天餐館廚房內的調醬汁備料出餐及日常周遭人事物瑣碎很有意思

尤其出餐部分不知為何看了很療癒

因為沒有裝腔的手機流水帳拍攝法很真實

所以就看不膩

雖然他們的普通話一開始聽得很累

沒高學歷的他們英語也說得哩哩辣辣

久了就也習慣了

而且加拿大人對移民破英語的包容實在友善得讓人想哭啊













這兩個頻道主原本都同在一個人口只有幾百人的小鎮

看了這麼久聽她們日常閒聊

知道一開始是妹妹在20年前赴的加拿大偏遠鄉村餐廳打工

從最基礎的活做起一步一步學

吃住都在餐廳鄉下也沒甚麼娛樂所賺的錢都存起來

然後在人煙稀少的中部小鎮頂下一間餐館

接著找原本在中國當木工的哥哥也到加拿大一樣從廚房基層學起

哥哥工作幾年後存了錢又將原本在中國做裁縫的妻子還有小孩接過去

其間女兒也將高齡父母一同接過去了一家團圓

如同很多移民家庭





餐館全年無休

餐館後接連著一家人住處

廚房裡的人輪休時的娛樂就是搭車到大城市逛街購物上餐館

雖是只幾百人的小鎮

但因是鎮上唯一餐館中餐速食餐都有

所以生意特別好

內用外帶一半一半

因為離大城市都需幾小時車程

所有食材物料成本自然會增加

餐點單價還比大城市高

疫情期間即使不能內用

外賣也沒少過

因為影片中提到

知道當地原住民因擁有土地

每個月都能領政府支票生活

土地越多的支票金額就越高

一般上班族退休後又有政府養

鎮上老人沒事就一早上餐館喝咖啡用餐





看到好笑的是

因為是畜牧大國

吃肉比吃蔬菜容易也便宜

有支影片提到去大都市吃越南河粉

碗裡的牛肉都比粉要多

哈哈

鄉下鄰居宰殺牛隻後

那些洋人不要的牛舌牛大骨牛肋骨都拿去給他們餐館

因為知道他們很喜歡這些所謂的廢棄物

鄰居不好意思還會特地留好多骨邊肉

那些他們都好喜歡而且多到讓他們吃不完得凍起來留著煲湯

廣東人最愛煲湯了














一家六口(父母 單身的女兒 兒子媳婦 唯一孫子)

兩夫妻在妹妹的餐館前後做了十幾年後最近在六小時外的大城市邊郊也頂了間小餐館

開始經營自己的事業(這個"啊嬌"確定非盜用)

(再誇一次頻道主根本沒提到餐館地址 自己這樣也找出位置來)



十幾年的時間

又勤又儉的夫妻倆已在卡爾加利買了兩棟房

一間新房自住一間二手房投資用

經幾個月的地毯式搜尋

誇一下自己最終也找到他們的所在位置

影片中有提到買時60萬加幣因為後院有湖景現已漲到90萬加幣

上圖是客廳餐廚窗外的景色

家家有後院湖邊也能散步

在此城市這樣美的後院景觀目前網上能看到的出售房很少





妹妹呢則繼續跟老父老母同住中部省小鎮餐館內

廚房則另外找了三個同鄉幫手

其中一個就是住不遠的另一頻道主

她是那家妹妹介紹的二婚

帶著女兒從中國嫁到加拿大至今七八年

全心融入當地包括再婚男的離婚雙親及六個手足還有兒女家人一大家族的生活

當現成的婆婆與阿嬤

喊她公婆爸爸媽媽喊得很親

尤其她再婚先生是個孝順兒子

頻道主常常陪著探視各自獨居的老父老母關心他們日常所需

而且對朋友爸媽的態度耐心比媳婦好太多了

之前就有些人勸那媳婦說婆婆雖重聽但口氣還是得溫和點

挺佩服這位頻道主的(yt上的不確定是否被盜用)


也喜歡餐廳闆娘對她那重聽常忘東忘西的老母像是疼愛女兒那樣照顧





一方面也是她的廚藝好但不是那種裝腔的美食頻道主就是了

自從她加入好友的廚房工作後

她家菜園里種的菜都會變成餐館裡員工的晚餐

看這麼多影片也學了各種廣東人煲湯

虎皮鳳爪是這兩天做的

不得不說廣東人做菜真是厲害


特別喜歡看這位頻道主的影片也是因為她所在小鎮

人與人間很簡單也很溫暖

平日餐廳內用餐的客人

都不介意廚房人員空閒時出來圍坐餐桌吃飯發出吵架般的廣東(開平)對話

好像安靜的小鎮就是需要有人添增熱鬧氣氛那樣

這很不一樣


然後知道了薑汁牛柳這道菜是源自加拿大中國餐館當地人特愛吃

還知道她家狗狗被豺狼咬傷後帶去看獸醫

開裂的傷口沒包紮只給口服消炎藥與塗抹藥膏

一次就花了300加幣





眼睛比胃大的點了海鮮大餐

結果只吃了魚及兩個干貝就飽了

剩下的都打包

不知是老了還是已不喜歡西式海鮮料理法

覺得自己買海鮮回家都能做得比它好吃

本就不喜歡肉排的自己

這應該是最後一次吃西餐




雙十連假

運動後又去吃鱔魚意麵

大份的

第一次遇到好好吃客滿

吃好逗相報的打出知名度了吧

加上假日

除老夫妻兩

還有兒孫三人一旁幫忙

真為他們高興




一次滿足嘛

所以再去吃米糕

只是這次米粒不如以往的軟

有點失望





昨晚改吃好農家的米糕

大碗的

這次感覺比上回好

以後就改吃這裡的

尤其好農家的四神湯比其他米糕店的料多湯頭更實在



今年台南沒有入選米其林

很好啊

吃小吃比吃餐廳還能有滿足感

不吃冷氣不吃裝潢

少少的錢大大的享受

這就是為什麼台南好生活





很久沒買番茄因為貴到有感覺

秤重賣一顆約50元


我:番茄怎麼變這麼貴啊?

菜販:我們原住民說都死掉了!

哈哈哈好可愛






C推薦我看這部電影

提到她觀後感後

自己也很多感觸

我:真要支持年輕創作,這代年輕人機會實在好少,優勢都被老一輩及富二代三代搶了,苦幹幾十年也會停在原地,難怪日本流行不婚不生不買房不再想擠進大企業當社畜被壓榨,選擇打工謀生還自由自在的想放長假就放長假,然後躺平風氣蔓延全世界


接著聊到導演說的失智年輕化

我:年輕化是因現代年紀輕輕的就承受一堆外來壓力,很早就開始服用安眠藥物,醫師也習慣開藥,藥物取得容易成本又低,然而這種調整腦神經作用的,就會助長失智時程,但失眠又影響課業工作,睡眠不好還導致罹癌,這樣當然無解。所以吃的下睡得著笑的出來,才是活著的最大幸福,不是金錢財富。 













上個月發生的作家李昂公審學生

雖然自己也要算老人但卻站在年輕人這邊

為什麼這一代的仇老?

因為如上面支持年輕人的說法

他們對未來無望啊

社會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慣老闆低薪尤其那房價

老人過去已占盡優勢

現在又拿出敬老尊賢那套來道德綁架對未來茫然無力的年輕人

沒網路社群的年代不聲不響就算了

現在是網路世界

不能靠知名作家一張嘴就要年輕人認栽

坦白說

人不舒服須掛急診要不叫救護車不然就叫計程車

跟人擠甚麼公車要人讓出博愛座

不合情理

網路上就有人說我們下班後也累趴了好嗎

現代年輕人的壓力很多很煩躁的呀

睡眠障礙已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了



前段時間YT上老出現對岸一些教老人如何利用財產防範兒女不孝的影片

都一一點選不要推薦這個頻道

封建八股

學學西方人吧

養兒不是為防老

人家也不是自己選的出生來當誰小孩啊

可以選的話都嘛要挑曹興誠郭台銘之類的富爸爸

輕鬆當個高富帥或白富美

有人形容一出生就像扭蛋

看運氣好不好生在哪個人家

所以自己的錢愛怎麼花就怎麼花花光了也沒人管得了

有花掉的才叫財產

沒花掉的是遺產

窮得只剩下錢的老人想用錢財綁住兒女的都很悲哀

兒女會看不出來的也真笨得可以

而看得出來的還跟著玩假惺惺那一套諜對諜的一樣糟

像那些被燒的倉房

金錢不是用來對孩子情勒

親情不能這樣搞的好嘛

失敗啦教出一堆家庭悲劇


難怪越來越多人不婚不生

實在是不要造孽害人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