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1日 星期五

211餐盤飲食之我愛蔬菜多多

 



除非燉滷悶燒,不然料理時間很短,麻煩費時的是洗菜,尤其又有農藥殘存壓力時,因此知道越多,越不敢食用外面餐館的蔬菜,不是自己吃的有誰會費心清洗、然後又料理得青翠熟透?曾有個農家出身的人就說自助餐館炒菜時都要添加一點XXX才能那麼鮮綠,而且連地瓜田也要施灑農藥才不會被蟲蛀,這點在過去買生地瓜回家做地瓜乾時很有感,買到沒施農藥的回家後有一半以上都要丟垃圾桶,被蟲蛀的地瓜若沒檢查仔細並削除蟲蛀部分,煮熟後會有股台語說的'臭香',但通常是被蟲蛀了的一整條都擺脫不了那臭味。



12/15

健康2.0說花椰菜要快炒才不流失營養,所以切小塊一點才易熟。

乾煎綠節瓜+黃甜椒+玉米筍+詹姆斯之椒麻堅果醬。

1/2醉雞腿。

煎豆腐+蛋+稀釋的蠔油。



早餐:

酸種麵包+鱈魚肝+黑橄欖+墨西哥辣椒。

當然要一杯牛奶比咖啡多的拿鐵。



12/16



到保安市場買菜時回程順道買小南碗粿當早餐。
現在只喜歡這家的碗粿口感。





難得逛保安市場的海鮮部,買了蜆仔,N年前曾因在舊遠東百貨好奇買了一盒醬醃生蜆仔,當天晚上吃完口渴喝了一杯鮮奶後,半夜上吐下瀉,響徹雲霄的恐怖嘔吐聲,抱著馬桶像要將五臟六腑都吐出來似的,被驚醒的媽送急診,急性腸胃炎了,醫生交代休息三天只能吃些許稀粥,從此對蜆仔留下陰影,也開始相信農民曆上那張食物中毒圖,牛奶+生海鮮,可能也是蜆仔不乾淨。難怪英國皇室成員不得食用海鮮。




這張圖很難背起來。







每次洗菜前會翻一下那本洗菜的書
花椰菜類以前就知道在水龍頭下成45度角用刷子刷洗
書上寫說可用洗臉的軟毛刷
茄子番茄等也是用軟毛刷在水龍頭下流水刷
還說別用大水沖

草莓除外

沖洗過後有的泡水三十分鐘
每十分鐘換一次水
有的只需沖洗乾淨
自己會利用定時器提醒換水
趕時間的話就放著讓流水沖十分鐘
書上說目前政府鼓勵農民使用水溶性的農藥
所以泡水即可去除農藥





然後相同洗法的菜類可以一起泡一盆
水果類就另一盆泡
國外進口的就不知了






最近剛出來的高山翡翠娃娃菜
就要用較深的水盆裝才能淹過
一顆自己可以分三四次吃

然後像這類洗後不會爛的就可以一次洗完瀝乾後分裝



12/17


去7-11看到手卷又忍不住買了一盒兩捲
分兩天早餐吃





以前不在意膽固醇時

常將一大盤的奶油+蛤蜊+白酒+蒜末當飯吃

後來連炒絲瓜都省了蛤蜊

多年沒煮的蛤蜊絲瓜重現餐盤

甜菠菜炒蝦仁

番茄炒毛豆+豆腐皮

糙米飯1/3杯(180克熱量約210卡)



12/18


跟昨天一樣的早餐




這盤蔬菜炒得很好吃的211是美好一餐

蒜炒甜菠菜+蝦仁

蒜炒豌豆莢+皮去脂肪的雞腿肉(肉類一天不超過一個拳頭大的份量)

薑絲炒高山翡翠娃娃菜+辣麻油

番茄炒蛋

1/3杯糙米飯(180克熱量約210卡)


外頭餐廳的豌豆莢都只管賣相要青脆而沒讓它熟

因此吃不出香甜味而印象差

所以過去從未買過豌豆莢回家

跟白花椰菜一樣

沒熟就不會釋放其香甜

那就與吃生菜沒兩樣



在新光三越B2美麗市場買到的50ml迷你罐裝白芝麻香辣油非常好用



12/19



拿鐵+酸種麵包+鱈魚肝+黑橄欖




蒜炒玉米筍+黃甜椒+紫甜椒+雞腿肉丁

蒜炒青江菜+干貝XO醬

薑絲麻油炒川七

1/3杯糙米飯



外甥女曾好奇問1/3米怎麼煮

我說都一樣

後面還改成1/4杯甚至1/5杯

就是以整天飲食量做調整有吃就好

但不會煮一鍋飯吃幾天那樣


即使買的還是標榜有白米口感的糙米

但按包裝說明或以電子鍋糙米模式去煮或網路說的先泡水結果都很硬

以自己喜歡的口感

煮糙米飯不能照說明的加1.5~2倍水量

而須是糙米的4~5倍水

煮熟後掀蓋拌攪一下後會再添點開水讓它繼續悶

如此就會很好吃不像小石礫了

另外按下煮飯鍵前噴一點點耐高溫的酪梨油

如此可讓米粒不黏鍋也好洗




12/20


前幾天買的碗粿
冰箱冷藏都是設定最強冷
沒壞






鼎泰豐滷豬腳兩塊
節瓜炒番茄
蒜炒小松菜+香菇+東港旗魚黑輪
薑絲麻油炒川七
1/4杯糙米


跟過去網路上說菇類洗了會失去風味的不一樣
洗菜書上說菇類還是得洗的
尤其香菇
先切掉蒂後
擺盆內在水龍頭下左翻右翻的洗去細褶內的髒污才好





12/21



今天冬至
吃四顆鹹湯圓
一顆湯圓熱量約100卡
加青江菜+豆腐皮+東港旗魚黑輪




12/22


酸麵包+蒸煮蛋+拿鐵






蒜炒香菇青江菜

透抽炒豌豆莢玉米筍

薑絲炒高山翡翠娃娃菜

淡醬油蒸鰈魚




12/23


酸麵包+核桃起司抹醬+蒸煮蛋




蒜炒青花筍

蘆筍花炒雞腿肉丁

淡醬油蒸鰈魚






青花筍也要用洗臉刷輕輕刷洗花朵部位
這種瀝水盆蠻好用的
先清洗過後泡在盆內
然後用過瀝的盆子壓在上頭就不會浮上來水淹不過





因上一次羽衣甘藍用氣炸鍋在裏頭會飛

所以這次改用難得使用的Bosch嵌入式烤箱

超不習慣也沒小烤箱方便一個人飲食

一次沒烤成酥脆感

就加強火力沒定時繼續烤然後就忘了

直到廚房煙霧警報器響

這該是最後一次買羽衣甘藍了




12/24



耶誕前夕早餐





耶誕夜晚餐

蒜炒小松菜+香菇
鼎泰豐滷豬腳
蒜炒青花筍+玉米筍+蠔油
茄汁蝦球





甜點不二緻果曜石芋蛋糕+日本熊本草莓五顆



12/25


耶誕節早餐

日本熊本草莓四顆+蒸煮蛋+拿鐵+明太子海苔片一包





洗菜書上寫的草莓方式是台灣產的草莓
不知日本的農藥使用情形
就也照書上寫的清洗
進口藍莓也是


莓果類洗了會爛
相信市場上有草莓與藍莓的甜點都不洗吧
所以少吃的好
想到過去幾年草莓盛產時都搬一整箱一整箱的回家狂吃
連誜嘴的草莓盒也吃了不少
不知吃進多少農藥了





耶誕節晚餐

雞腿肉丁炒豌豆莢+小番茄

蒜炒菠菜吧

達也握壽司

玉子燒





耶誕寶寶的生日蛋糕

分兩天吃免得熱量過頭



12/26



酸麵包+半顆鱷梨搗成泥+柏久萊芒果醋




芥藍芽花開了





祕魯白蘆筍炒玉米筍+小番茄+詹姆斯椒麻堅果醬

蒜炒芥藍芽+稀釋蠔油

達也綜合生魚片

玉子燒





大概氣溫影響
感覺肚子仍然空虛
就煮一碗大師兄的銷魂麻辣粗麵
好吃
一包熱量其實也才312卡
隔早體重就上升給我看




12/27


上午去抽血檢驗

要空腹12小時

然後又等了64個號次

所以午後回家才吃第一餐

在台南開車出門其實不太需要外套

這次因車會停較遠須走一段路

才必須穿外套




已經過中午的酸麵包+半顆鱷梨泥+柏久萊芒果醋






薑絲炒高山翡翠娃娃菜+辣麻油
蒜炒醜豆(台語)+雞腿肉丁
蒜炒甜菠菜
清蒸大比目魚






過去聽說四季豆農藥超多
看書上寫豆夾類的洗法
又沖又刷又泡又過熱水的
也是挺搞剛就證實了農藥說法




用不傷牙齦的軟毛牙刷刷洗豆莢凹溝處





飯後一塊耶誕寶寶奶油蛋糕+一顆台東釋迦





12/28


鱷梨壓成泥+芒果醋實在太好吃





去家樂福買鱷梨

幾年前買的F碼帽T變得好寬鬆






九個月了
里程數才2407.9公里






本只是要買鱷梨
後來決定吃火鍋
營養師說火鍋料如魚漿製品都是高鈉
要少吃
所以這天有節制
火鍋湯底也選用輕淡的


冰了一個月的梨山高麗菜沒壞
果然還是買一整顆沒切的較好保存
'古時候'
獨居的阿公冰箱內永遠只放一顆高麗菜
說那樣冰箱才不會壞而且高麗菜也能放很久
重點是不能碰水





12/29


去家樂福時又買了兩盒熊本草莓
這次獨享
一天一盒

這次鱷梨+蒸煮蛋壓成泥後+柏久萊芒果醋+黑橄欖






看得出來很喜歡高山翡翠娃娃菜
畢竟季節很短
有人說滋味像芥菜有點苦味
自己卻覺得芥菜沒高山翡翠娃娃菜的軟嫩口感
清蒸大比目魚
來不及煮糙米飯(電子鍋需煮很久時間)
所以煮了一碗賈以時日的麻花細麵
很好吃但523卡耶
幸好麻醬包的油有倒掉一些*下次可以油全倒掉再用水稀釋芝麻糊部分
餐後健走30 分鐘
再做燃燒脂肪的腿部運動
所以隔早體重持平
該說這些天都持平 





12/30



剩下一盒熊本草莓
這盒的比較大顆
其中一顆底部有點爛了
本想分兩次吃
但三顆有點少
就一次吃完

這樣的鱷梨泥搭酸麵包好好吃要說幾次啦




高麗菜芽炒豆腐包(不須泡水的腐皮較嫩好吃)
蘆筍花+金針菇+祕魯白蘆筍
鼎泰豐滷豬腳
番茄炒蛋



12/31


2021掰掰最後一天的早餐




只是出門拿個包裹
多年前的S號上衣又能穿了
但現在還沒回到S
也沒一定要
健康穿衣好看就夠了

話說回來
男人女人想瘦就得瘦不露骨才好
尤其雙頰不能凹陷
無福祿也孤苦





2021掰掰晚餐

蒜炒青江菜+干貝XO醬
蒜炒醜豆+1/2雞腿肉丁
雙面鍋悶煎節瓜+小番茄
雙面鍋悶煎鮭魚菲力

傍晚泡了杯安益補營養素
就不吃糙米飯了





2021掰掰飯後水果甜點
現在知道了飯後吃甜點是正確的
雖然還是甜
但升糖指數變慢
就像開始211餐盤飲食後
也遵守湯菜肉飯順序
糙米留著最後拌盤內留下的蔬菜湯汁吃
然後最近改晚餐後一杯馬修嚴選原味優格
好菌既不會被忙著消化晚餐的胃酸給殺死
每天定量的優格還能補充身體所需的B群








甚麼都吃甚麼都不過量之211餐盤飲食待續。。。。








沒有留言: